经验谈No.194 | 突破传统!环设学姐踏上建筑之路,收获宾大等8封offer!从没想过“女承父业”的我决定去西海岸读建筑

学生案例 / 景观设计 / 2024-04-10 16:25:09

图片

图片

Rydia
Auburn University - Environmental Design

GPA:3.57/4.0

自我评价:不到DDL最后一刻发挥不出全力的INTJ
获奖经历:
2021-2022 Dean’s List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Master in Architecture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UCLA - Architecture MAR-M.Arch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 March3
SCI-Arc - March1(奖学金8.7W美元/3 Year)
Georgia Tech College of Design - Master in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M.Arch
Virginia Tech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申请时间线:

图片



OFFER展示
(截至发稿前)

图片



图片

纯艺-环设-建筑

[关于选择]

其实出国读书的想法是中考结束之后逐渐从内心里萌芽的。中考之前花了很多时间的理科获得了非常差的分数,而一直都是随便自学看书的学科反而获得了优异成绩。这让我意识到自己或许并不适合国内的传统学习模式,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可能会非常辛苦而且不快乐。因此我决定放弃高考,进入了国际高中,开始准备去美国读本科。

图片
Rydia

由于父母都是建筑师,从小我也耳濡目染对设计很感兴趣,也一直在坚持进行绘画方面的学习。不过,当时总觉得建筑是个非常严肃的理科专业,父母也总是在加班,一个月见不了几次面。再加上我对于理科的阴影,导致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进入建筑专业学习。当时我的小脑袋瓜只不过有个很简单的想法:“我想通过我的双手创造一些东西,让这个世界留下我的声音。”(现在看起来...真的非常中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科作品集节选

高中最后一年的时候除了准备语言成绩和参加各种活动,其他时间我都花在了准备作品集上。我当时申请的专业是纯艺,因此当时的作品集我尽力展示了自己作为美术生对于艺术的一些想法,最终机缘巧合的进入了美国建筑院系底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就读。在环境设计的本科生涯中,有很多选修建筑学相关课程的机会,我经常去听这些课或者参加建筑专业的评图和公开课,渐渐的发现建筑学其实和我印象中完全不同,我也逐渐意识到了环境设计和建筑学之间的共通点,对建筑学产生了兴趣。最终,我转专业申请建筑学研究生,希望自己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继续对于建筑的探索。


图片
▲Rydia

我目前是想去南加大建筑学院(sci-arc)。SCI-Arc属于非常硬核前卫的建筑学院,它所展示的学生作品对于参数化,元宇宙,以及将建筑和不同行业联系起来的大胆尝试让我感受到了建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因此如果能去西海岸开启我的探索旅程也是非常好的。


对于设计的看法,我觉得自己还处于探索“设计到底是什么”的阶段,因此我欣赏的建筑师有很多。不过我最近有一个非常喜欢的事务所RCR Arquitectes, 这个由三位好友开创的建筑事务所在2017年获得了普利兹建筑奖。


图片

▲创始人

当时我在El Croquis杂志上看到他们的作品时,“Soulages Museum (苏拉热博物馆)”这个项目的平面图和设计手稿尤为让我印象深刻。这个项目对于线性空间的表达,博物馆本身体量上的设计,以及简约干练的表达,给了当时的我很大的启发。可以说是间接性的影响到了我的一些作品设计思路。

图片
▲苏拉热美术馆外景

图片
▲平面图

图片

▲设计手稿

未来不出意外的应该是毕业之后在美国和欧洲实习,然后等四十岁自己开一个小小的工作室吧。希望能早日过上一年开张一次,一次吃一年的摆烂生活。


图片

身体健康第一位

[准备经历]

我的作品集除了基本的线稿,拼贴,渲染外,还包含了不少纯手绘图纸,这原本是因为我初期的时候软件基础不扎实,只能用手绘代替。不过后来就觉得,干脆发挥我的这个“特点”,有些图纸用手绘的方式反而更能表达我的意思,更加出效果。


图片
▲画画草图


对于时间的调和,我的做法是,给自己硬性要求每天学校作业只能花多少个小时完成,这个时间结束之后就必须开始作品集的制作。手头上同时处理一大堆事情,对于我这样一个常年自由散漫的人是极大的挑战。不过意外的发现自己其实完全可以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作业做到马马虎虎的程度,甚至还有时间打扫屋子,做点好吃的犒劳自己。可以说做作品集这件事一定程度上治疗了我的重度拖延症。


过程中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去年项目二的推进,当时来来回回改了好几个月都无法达到我和老师满意的效果,再加上毕业设计压力也很大,时真的是和家人打着打着电话就开始莫名其妙大哭特哭的程度。由于过度焦虑我自己身体上出现了一些状况,包括吃不下饭,失眠,心律不齐等等。为了身体健康考虑我只能选择gap,将申请延期到2024年。


图片
▲累了可以在线下的这个小院子休息

经过半年的调整和休息,我顺利毕业,回国之后在8月决定去LAC上海线下学习,想着线下的话可以和老师面对面的沟通一些问题,可能说不定我项目二的问题就解决了。线下的老师也确实面对面的详细了解了我项目二的情况,并做了相应的调整,最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产出。同时,在上海线下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同学一起画图,一起出去citywalk,看展览什么的,真的交到了好多朋友。可以说,一切都像俗套电影的发展一样,主角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个幸福美好的Happy Ending。


图片

上海线下陪我一起画图的猫猫


图片
▲机箱底下的两坨猫

在美国读本科期间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是,奥本大学所在的亚拉巴马州经常会有台风警报,有一次比较严重,学校要求我们躲到图书馆(校园里最坚固的建筑)的地下负一层。外面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图书馆的负一层挤满了人,但是大家都没有紧张的情绪,反而趁全校大部分人都聚集在一起的机会开起了联谊会,互相聊天交朋友,分享自己的零食之类的。现在想起来算是一个特别刺激,同时又挺温馨的经历,也因此认识了一些可爱又善良的美国朋友。


图片
▲在图书馆地下一层和大家挤在一起

作为“过来人”对学弟学妹的小Tips!


一定一定一定要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身体不舒服一定要立马去休息,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觉得特别焦虑的时候可以找人倾诉,或者换换脑子干点别的,千万不要顶着压力熬夜通宵,实在要熬夜通宵也一定要在后面几天空出时间让自己休息。


我个人是建议在决定出国的时候就把每一件可能发生的事情(如做作品集,毕设,考语言,实习等)都列个清单,将所有的事情都进行合理的安排,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同时也能有空余时间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把时间规划好,才能吃嘛嘛香,睡嘛嘛棒。肚子里有充足的食物,脑子思维活跃,作品集产出也会变得顺利起来哦。


图片
▲又是一坨猫


图片
建筑转译
[项目介绍]

我的第一个项目对我的意义非常特殊,虽然它不是我最满意的项目,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还有非常多进步的空间。但是,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从头到尾将一个建筑项目亲手完整的产出出来,所以这个项目是我深入探索建筑领域的第一小小步。

图片

图片


这个项目深入探索了纳瓦霍少数民族多年流传下来的针织文化,并尝试将这些针织品上面的二维线条和图像转译为立体的建筑空间。这个建筑的表皮也是为了呼应纳瓦霍居民所在的亚利桑那州独有的红石山脉。

图片

图片

通过横向或纵向交织不同的线条,旨在构建一个充满缝隙的社区中心,从而拥有独特的外观以及由曲线生成的一些内部空间。看似“多余”的缝隙空间其实能够被赋予了很多不同又有趣的功能,让居民们能够拥有一个多功能的,和社区还有外界交流的平台,这个社区中心也会成为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图片




图片

全心全意付出
[LAC相关]

早就一直在关注LAC的公众号,因为LAC会推荐很多有趣的建筑相关书籍,我觉得不错的就会买来看看。这次由于是要转专业申请,我自己DIY的话心里实在没底,因此灵光乍现,决定联系在我列表呆了很多年的LAC比较专业的辅导。


由于我的作品集时间跨度有点长,因此线上线下都有不少老师对我进行过指导。之前在美国线上辅导我的老师,以及在上海线下辅导我两位老师,都对我帮助非常大。虽然各个老师的风格不同,但是他们总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问题,将设计思路扭转到正确的方向,并帮助我修改和补充更好的改进方案。还有一路陪伴我到现在的教务老师Penny,她真的就像个知心大姐姐一样,在我焦虑的时候陪伴我,听我不停地碎碎念和诉苦,并且根据我的诉求对各个项目之间的安排进行了调整。


还有一路走来认识的朋友们也给了我很多关于作品集和申请方面的建议。真的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所有人对我的帮助,可以说是全世界都在疯狂努力,每个人都全心全意的希望我最后能够顺利的申请。


另外,我参与了LAC基础课程的学习,负责基础课的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几乎可以说是手把手的带我学习了建筑相关的画图软件和渲染软件。后续有什么模型上的问题也可以问他,一般的问题卡住了之后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对我这样的新手真是太友好啦。



图片
阅读&电影&展览
[日常生活]

平时的一大爱好就是看书,在看书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安静下来,是我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应该是几本反乌托邦经典作品吧,《1984》,《美丽新世界》,《我们》,《动物农场》。当时上高中的时候看的,《1984》里面那句“老大哥正在看着你”,以及对于日复一日名为“安全”实则是“监控”的生活的细致描写,对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震撼,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


图片

▲1984

可以说从那之后,看问题的角度变得更加客观深刻了吧,也更加喜欢进行一些哲学思考。由此也看了很多相关类似的电影,比如《楚门的世界》,《美丽人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等。


图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电影海报


平时有用碎片时间读书,画画的习惯,也有每个留子都会有的必备技能---做饭!!周末空闲的时候可以做满汉全席,四菜一汤,但是赶due忙疯了的只能吃万能的subway续命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Subway乞丐续命餐&草莓千层&大杂烩


图片
▲周末做的四菜一汤

在上海的时候尽量空出了一些时间去看了很多展览,比如矶崎新和隈研吾的个人展,本来想抢妹岛和世的讲座结果没抢到,只能含泪去逛了徐汇图书馆和大教堂。


图片
▲平时看的书特别杂,啥都看



图文来源:Rydia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LAC空间学部 25、26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图片

wechat:客服账号



图片